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文章分享: 為萬民豎立大旗------- 曹力中牧師

【錫安興起4】             P.4-1
《為萬民豎立大旗》
一.人到曠野就了他去(賽62:10
1.    我的牧師榮教士的牧師是一位瑞士裔美國人,Hans Waldvogel,我們習稱他吳老牧師。他初事奉主時在一位費尼George Finnern牧師手下學習,費尼在威斯康辛州肯諾夏Kenosha建立了教會。
2.    吳老牧師的牧師羅炳森師母,曾指著這個新拓植的教會說:「她應該是一個大教會,有深度靈命和五旬節亮光,也注重傳福音。」我們夫婦都覺得士林的教會也應該如此。我們離開羅東時,那裡仍是小教會,我們一直能體貼小教會,但士林應該是大教會。
3.    當然「大教會」很難定義,以現在台灣的教會來說,就人數而言,我們不算多麼大的教會,但也應該不算小了。而對我來說,大可能還意謂著,我們教會能觸及更廣的境界,而這正是從很起頭神做的事。
4.    我們25歲初事奉主時,是在台灣東部一個約十萬人口的小鎮,對習慣住台北的人說,那算是偏遠的地方了。那時我們每週都會上台北參加榮教士帶領的聚會,有一天榮教士在聚會中說:「即使你像施洗約翰一樣,住在偏僻的曠野,但你若像他一樣充滿聖靈,人也會就了你去。」
5.    當時我在心裡暗笑,知道她是為我們說的。她有一次還在聚會中提我們的名字說:「他們兩位是充滿聖靈的。」我知道我們才不夠充滿聖靈咧,她是鼓勵我們;但那時我們確實心中只有這件事,每天專心尋求主,要住在祂的同在與引導中。
6.    而主也真的這樣做,我們在羅東服事的頭一年1978,便開始有別的地方邀請我們去服事。當年夏天暑假時來了一位弟兄,是將接任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團契主席的張英俊弟兄,是我當年的輔導巴柝聲牧師介紹他來的。

二.往外擴展                 P.4-2
1.    他一參加我們的聚會就被主吸引,開學後請我們去擔任他們團契的輔導,雖然我們離他們很遠。我每個月去一次,因此歷任主席我都認識,後來士林開始後,其中吳炯仁弟兄、邱維超弟兄都曾在此聚會,是我們早期教會的柱石。
2.    張英俊弟兄前幾年曾來信說:「回顧當年能受教於您們,學習謙卑、隱藏、低調、捨己、與主同行、住在主內。有時看見今日教會呈現之光景,還是懷念羅東時的教會,那麼充滿神的榮耀,肅靜靜默之際聖靈沛然而降,常沐浴聖靈更新,充滿喜樂。」
3.    士林早期跟我們在一起,成為教會建立之柱石的,還有陳錦時夫婦、陳建正夫婦,1989年左右他們陸續因不同原因離開我們,今天錦時兄在負責高雄錫安堂,建正兄建立了天母豐盛靈糧堂。
4.    維超玲珍夫婦在台北靈糧堂負責夫妻事工,玲珍還是Good TV家庭事工部主任。我們也認識了台大、長庚、榮總等醫院的團契,其同工有多人在我們教會聚會,我們也常去他們中間服事。
5.    有一天,我們接到一個邀請,到東海大學團契帶領三個晚上的退修會。那幾天聖靈那樣作工,幾乎與會每一位都被聖靈充滿。後來東海團契有不少人分別在我們各地錫安堂聚會,其中包括了台中旌旗教會的蔡晶玫師母,我們至今還有連結。
6.    那是台 灣教會剛要接觸聖靈更豐滿祝福的開頭,我們應邀去服事,多半都是要我們去帶他們追求,而不只是講道。我們甚至曾接到後來擔任台神院長的林鴻信老師的邀請, 在他家帶領這樣的聚會呢。我們也曾應邀在台北醫學院團契,在恆春的醫療佈道團中帶領追求,當時接觸的人包括後來在三重靈糧堂服事的萬小運牧師。
7.    我們服事之初,主給我們的經文(賽62:10),最後一句「為萬民豎立大旗」,似乎開始應驗一部分。就像徒1:8一樣,先從自己的教會,逐漸擴展到台灣各地,主使我們高舉基督的旌旗,將人引向追求神同在中。

三.海外有工待做                 P.4-3
1.    羅炳森師母的傳記《榮耀的光輝》,於1981年由錫安堂出版社出版,是我的妻子繙譯的。裡頭羅炳森師母曾對吳老牧師預言說:「世界是廣大的,越洋有工待做。」不久之後,有一天我的妻子覺得主跟她說:「海外有工待做。」
2.    那是因為熟悉這本書裡的語句,而帶來的暗示作用,還是主真的這麼說呢?二年後,士林開始聚會,有一天來了一對中年夫妻,是大使等級的外交官,他們在派駐比利時的那幾年,藉著建立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《比京華人教會》之劉天友牧師夫婦,信了主,後來又經歷了聖靈充滿。
3.    外派期滿被調回台灣不久,正碰上我們教會初建立,有朋友介紹他們來。他們也沒嫌我們沒幾個人聚會,而且還是家庭聚會形式的小教會,就一直留在我們中間聚會了三年,直到1986年被派到南非。主日有愛筵就是這對劉洋海、蔡瑞櫻夫婦的建議。
4.    次年1984,他們希望我們能去比利時幫助他們蒙恩的教會,我們去帶領了一週的特會,看見主作工。同年年底,我們受邀到菲律賓宿霧帶領特會,1986年底又去了一次。但主沒繼續帶領我們去,海外的門也沒再打開。
5.    我們也沒自己去尋求應驗主說的話。事實上歐洲回來後,他們邀請我們再去,但榮教士有別的看法。她並未要求我們順服她,但我們順服了,沒有覺得有「海外有工待做」的話語,就一定要怎麼樣。我感謝神保守我們小心跟隨祂。
6.    我們也專心於自己的教會,那些年經歷一些風波,使大家都變得更成熟老練。直到十年後,1994年我們再次應邀去歐洲,才開始了長期固定的歐洲的服事。那些故事我都寫在30週年紀念特刊上了。
7.    緊接著我們也開始了一段時間北美的服事,然後是日本的服事。我們當然還不能說接觸了「萬民」,但主擴張我們的境界,讓我們為更多人豎立旌旗,得著更多竭力追求主的人。

四.為萬民豎立大旗                P.4-4
1.    其實單就我們自己的教會,主也開了門,使我們能服事更多人。從教會建立之初,我們週五晚上的查經聚會(後來換到週二),就常有外教會的人來,其中不乏在自己教會擔任長執同工,甚至是傳道人、師母的聖徒,來到我們中間一起追求。
2.    那些年,我們週五聚會人數,有時多於主日聚會人數呢。因為弟兄姐妹有穩定的追求,神的同在很穩固地設立在我們中間,人來到我們中間容易碰見神。傳道人也因此蒙福,能講出更豐盛、深入的道,使人得以建立在神恩惠的道上。
3.    我常覺得我們在外頭的服事,不是只我們夫婦在服事,而是整個士林錫安堂在服事。弟兄姐妹多年專心追求主,謹慎順服主,使得教會得以堅固在主同在的磐石上。
4.    我在外頭服事時,總是意識到因為家鄉有一群聖徒堅穩地站住,使我們的服事有根有基。所以我們從來不需要譁眾取寵,也不需要爭取服事的機會。像保羅說的,因為他所服事的人信心增長,神量給他的界限也更加開展(林後10:15)。
5.    士林的弟兄姐妹,從一起頭就需要忍耐他們的牧師被「公用」,不過也許那也是祝福吧!我們的胸襟因此更開擴,度量更被主拓展,多年來我們有不少弟兄姐妹,都在各自職場或環境中,成為別人的祝福,有好些人是團契小組的帶領人。
6.    我們也逐漸更能關心到一些福音團體,以及一些跟我們有連結的教會,還包括一些海外宣教事工。祂將旌旗賜給敬畏祂的人,使我們能為真理而揚起來(詩60:4),使更多人看見主的榮美與大能。

沒有留言: